这一点显而易见,比较两组文字间的相似之处是体力和智力劳动范畴的双重折磨。虽然某种程度上,实质性相似的判断理论上可以依靠“直观感受”,但审判者直观感受的对象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必须由对抗双方自行编排有利于己方的比对表格,从而方便审判者进行判断。
就这一点而言,笔者并未找到令人满意的技术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法律人,采用侵权手段提高法律工作的效率可谓是家常便饭(不是)。
规避或破坏视频平台的技术保护措施主要有两种方向,第一种是尝试直接获取视频平台资源的原始视频文件,这一种方向又可划分为两个细分策略:
①在PC端视频网站使用下载工具作资源嗅探,直接获取视频源文件;
②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解析接口对视频资源的地址作解析,以获取视频资源的真实地址;两种策略外部表现形式不一致,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第二种是尝试转码特殊格式的视频缓存文件,此时只需检索近期发布的专用转换工具。考虑到加密方式可能随着视频软件版本号的变化而改变,故超过两年的工具不一定还有效。
当然,最笨的方法莫过于录屏,但其不失为一种保底解决方案。
借助Youtube自带的字幕生成功能(基于语音识别),可以将涉案视频上传至Youtube,随后google一下借助第三方工具尝试下载由Youtube生成的字幕。
除了白嫖油管,还可以薅阿里云的羊毛,参见Github平台wxbool的video-srt-windows项目。
笔者成功采用这种方式,注册阿里云并开通访问控制、对象存储OSS和智能语音识别服务。随后使用VidioSrt工具,填写一系列对象存储位置及语音识别项目的accesskeysecret等数据,便可实现从本地载入.mp4视频,提取视频音轨并上传至阿里云对象存储空间,随后调用语音识别api完成字幕的生成。
其实这件事令我十分悲伤。
当我们沉浸在技术迅猛发展的宏大叙事里时,也许早已默认了一个存疑的观点:“技术一定可以给普通人带来实惠”。
但实际上,实习生群体是被“抛弃”的一族,这并不是指实习生身份低微、或存在被剥削的风险,而是说,我们并未能够在众多繁杂的苦力活中找到可以轻易获取的技术解决方案,尽管最需要技术、也最可能率先通过技术获得解放的群体是社会中最默默无闻的“实习生”。
苦力活很低端是吗?
如果是大型电影制片公司的侵权诉讼,标的上亿,这应该够高端了吧。但非常遗憾,无论是上亿的案子,还是几千块钱的小案子,实质性相似的对比材料均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无论如何都要耗费大量时间比对材料,这是既有民事诉讼制度带来的结构性问题,你总不能不举证让法官自己摸索吧?
任何行业,最高端的大事,都有着最繁琐的杂事。无论高端大案,还是低端小案,没有实习生可以独善其身。此时,与其责怪民诉、证据制度,不如感慨:人类文明的局限大抵如此。
在上一篇文章,我曾提及统筹方法,并强调统筹方法是一种思想。但归根结底,我们努力寻求统筹方法的根本目的是在桎梏中寻求自我解放、自我救赎。
注:
本文发布于“难以接收到高端、代表未来的5g信号,而是用着越发缓慢的4g电信网迟迟传不了文章”的拥挤地铁车厢内。
本文适用技术的全部贡献来源于开源软件和由用户上传免费分享的工具:
@echo off
setlocal enabledelayedexpansion
set ffmpeg=".nplayerffmpeg.exe"
if exist %ffmpeg% (
for /r . %%i in (*.kux) do (
%ffmpeg% -y -i "%%i" -c:a copy -c:v copy -threads 2 "%%~dpni.mp4"
)
) else echo
pause
本篇文章来源于本人微信公众号: 不能使用该名称